因疫情影响走出“先抑后扬”的成长曲线之后,国内仓储行业发展后劲十足。当前,整个行业已呈现向智能化仓储、绿色仓储等方向进行深度转型的局面。不过,作为仓储行业“重镇”,江苏相关企业依然面临用地供应紧缺、困难、仓储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难题,总体来说,江苏仓储业面临的转型阵痛仍在持续。江苏仓储业怎么样才可以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记者日前展开了调查。
仓储业作为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基础性纽带,其行业地位已得到广泛认可。华安证券行业分析师胡风和记者说,传统仓储仅仅是指仓储企业按照客户真正的需求从事的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等仓储业务。不过,现代仓储业涵义更广泛,业内主要指可提供流通领域的加工、组装、配送等增值服务及仓库基础设施的建设租赁等业务的仓储型物流公司的集群体。
在更多新模式带动下,近年来,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加入仓储物流行业。天眼查专业版显示,我国目前共有339.83万家仓储物流相关企业。尤其最近几年,新增注册公司数量提升明显,2018年,新增数量尚不足30万家,而到2021年,这一数据已翻倍至74万家以上。江苏是仓储物流公司的主要聚集地,天眼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占全国总量近15%的相关企业注册地为江苏,占比高居全国第一,并领先排名第二近5个百分点。
除数量领先,在江苏,同样涌现出一批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成立于1997年的南京音飞储存,是国内较早进入仓储货架领域的企业之一。“2015年6月,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高精密货架业务+集成业务+服务业务’的发展的策略,盈利能力慢慢地加强。”音飞储存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最近几年,疫情并未阻挡仓储行业进入黄金期,2021年,公司新签订合同金额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5%到50%。由于公司属于仓储行业产业链上游,从一个侧面见证仓储业的快速发展。
虽然行业扩容加快,但是“天花板”还远未触及。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人均仓储面积为0.4平方米/人,远远低于日本的4.0平方米/人和美国的5.4平方米/人;人均现代化仓储面积仅仅0.1平方米/人,而美国人均却高达1.2平方米/人,显示出国内仓储供给量依然不足,还有很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仓储行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智能化手段无处不在。来到位于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内的苏宁南京溧水保税仓,仓储办公建筑面积合计1.13万平方米,仓储品类包含个护美妆、家居日用、3C家电、母婴等多种品类。据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项目引入苏宁物流智慧物流运营系统、全流程智能化设备、标准化服务体系等,致力于打造辐射华东地区的智慧物流生态,助力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务的发展壮大。
“苏宁物流已在全国多个中心城市升级仓库智能化水平,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高度智能化的云仓体系,为供应链全链条提供智能设施设备支持。”该负责这个的人说,在即时共享的云存储系统中,配合精准的供应链计划,可在全国各级仓库间实现智能分仓、就近备货和预测式分拨,同时通过智能化作业,精准分析订单、库位、路径和区域,确保库存提前调拨到离客户最近的配送中心,来保证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通。181万件的日解决能力、1200件/人/时的拣选效率和最快30分钟的订单生产周期,在全流程自动化的应用下操作同等的订单量所需的作业人员比以往下降60%,苏宁云仓提供的一组数据,见证了智能化带来的行业变革。
不过,记者在对多家省内公司进行采访时发现,对于智能化的多方追求,正在业内引发“同质化”竞争,并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苏州一位仓储企业负责人透露,公司在花大成本引进该设备后,却发现“用起来没那么顺手”,很多问题是磨合了近一年才流畅一些。
对此,音飞储存技术总工邱德康表示:“相比于硬件设备,仓储集成的难点更多在于项目规划、软件适配等方面。智能自动化仓储需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但目前来看这些技术的深挖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然而,很多上游企业仅通过价格战,而不是成熟的技术来打开市场,导致了不少有意智能化的仓储企业,在使用时难以匹配合适的产品,进而影响更多企业的积极性。
除了智能化提升有一定阻碍,记者看出,在江苏,仓储行业转型中更突出的痛点,还在于用地供应紧缺和困难。
“仓储行业用地难,喊了很久,其实主要在于难以获取优质土地。”胡风和记者说,仓储用地受到多方因素影响,首先在规划方面,很多城市就有严格要求,同时,电商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于仓储的旺盛需求,自然形成了“僧多粥少”的情况。
上述仓储企业负责人还透露,对于物流公司而言,是需要计算成本的,一方面要将配送范围尽可能实现全城覆盖,另一方面又需要降低运输成本,最后的结果也是导致优质仓库紧缺。
优质的仓储用地成为“稀缺资源”,甚至成为公司竞争的“香饽饽”,进一步增大仓储企业的金钱上的压力,多家仓储企业直言,一直是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说到底,我们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用地、上设备等投入很大,后期还要大量用人,除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家公司负责人这样表态。
可喜的是,仓储业也一直是重点扶持对象,并且已有相应政策来降低企业成本。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公告表示,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公司自有(包括自用和出租)或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无疑将大大缓解资金压力。
不过,胡风认为,该政策是对之前已有政策的延续,而且,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以生产资料为主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进行一定的减免,而一般的仓储用地并未涉及。“近年来,仓储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例和仓储业占GDP的比重在一直上升,仓储业在整个经济运行中的地位逐年提高,在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实际上能更加进一步减免相关税费,比如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额度直接提升至100%,帮企业‘轻装上阵’,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胡风说。
同时,也有业内专家提出,面对着土地和资金的双重压力,仓储业如果依然往大量占用土地资源的传统平面扩张方向发展,必然会越走越难。在这种形势下,仓储企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在追求智能化的同时,还需通过集约化等手段让土地使用达到最优化,以此来实现长远发展。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度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