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经济参考报》10月31日刊发文章《数智引领 产业焕新|“包裹认得路”“货架自己走” 智能科技推动物流产业“加速跑”》。文章称,智能搬运机器人颠覆传统“人找货”拣选模式、自动化分拣使效率提升至人工的5倍以上、智能穿戴设备让快递员平均每票收件缩短12秒……近年来,随着智慧物流的不断推进,智能化仓储、分拣、输送等大规模应用,物流行业不断突破,“小时达”“分钟达”等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快递速度的认知。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近7000亿元,5年平均增速达到13.1%。眼下,一年一度的“双11”系列促销活动拉开序幕,各大快递物流公司正加紧备战,“黑科技”设备一直在升级,效率不断的提高,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记者在京东物流“亚洲一号”青岛智能产业园区看到,在这座总面积超33万平方米的大型智能物流园内,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正在存储、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大规模应用。走进前置仓,记者看到,一个个装满商品的货架仿佛长了脚,竟在场地中自动穿梭。仔细一瞧,下方托着货架“行走”的机器人立马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是京东自研的‘地狼’智能拣选和搬运机器人,在这个仓里共有160多台。之前都是工作人员去库区里取货,现在只需要在工作站通过电脑操作,货物就会由‘地狼’托举着送到站点。”园区仓储负责的人介绍,“地狼”机器人颠覆了传统“人找货”的拣选模式,变为“货找人”,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效率也相较于人工拣选提升了三倍以上。
在自动化分拣中心,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场面更为壮观。一条条传送轨道在空中架起“立交桥”,一件件快递包裹在传送带上沿着各自的轨道飞速前进。记者发现,传送带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十字路口”,而“十字路口”处则是可以自动转换方向的摆轮。机器通过扫描包裹面单确定需要发往的目的地,当包裹经过摆轮时,摆轮就可以将其自动运往“路口”的不同方向,包裹顺着长长的滑梯落入下方的集包袋中,等待着装车运输发往各个网点。
“分拣中心升级后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产能由原来日均60万件提升到100万件左右,覆盖整个鲁东地区。”京东物流青岛胶州分拣中心负责的人介绍,10月初,分拣中心完成升级改造,自动化分拣性能和产能大幅度的提高,包裹的进出最快只需十几分钟,分拣效率达到人工分拣的5倍以上。
除了提升仓储及分拣效率外,包裹的安全性也是快递物流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在顺丰青岛天河中转场内,6台智能慧眼安检系统显得“科技范儿”十足。
“这台智能安检机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设备之一。”中转场负责人宋文志介绍,这一系统通过X射线成像的形式,利用大数据系统快速将托寄物成像与数据库内的违禁品和违规品进行图像对比。
作为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快递物流在仓储分拣等各环节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一直在升级,折射出我国智慧物流持续不断的发展的缩影。国家邮政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物流市场规模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快递业务量连续9年世界第一,单日解决能力超7亿件。智研咨询报告也显示,2022年全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近7000亿元,5年平均增速达到13.1%。
交通物流,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两端,是经济循环的“大动脉”。近年来,国家各类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支持引导物流业智能化发展。《“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全力发展智慧物流,加快对传统物流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智能仓储体系等。《“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也提出,推进物流智慧化改造,分类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物联网相关设施建设,发展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智慧仓储物流基地、智慧港口、数字仓库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等。
各地区各企业也正围绕智慧物流建设纷纷加速布局。上海提出加快推广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宁夏计划到2025年智能快件箱数量达到1800个;山东提出提升仓储配送智能化水平,完善智能物流调配体系;广西表示积极在城市楼宇推进智能仓储试点……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非公有制企业研发投入500家名单中,顺丰、菜鸟和中通分列第73位、第152位和第305位,也有包括浙江大华、大疆科技在内的多家智能物流装备、人工智能(AI)及信息化企业入围。
全国工商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青浦圆桌会议总干事邵钟林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快递物流的自动化程度与体量已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尤其体现在分拣环节和大型电商仓配环节。然而,容器运输与装卸自动化方面还有所不足,揽收与派送两端尚有进步空间。“未来,行业要在全流程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和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上补齐短板。”(记者梁倩、李昱佑)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无人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增强做好科学技术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备极其重大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中国海油23日公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中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AI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稳步的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点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一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