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联系姓名: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消费品 家居用品
行业新闻

沃野织锦绣 乡村绘新图——昌都市全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扫描

更新时间: 2024-08-21

  冬日的藏东寒意渐浓,虽过了万木吐绿的时节,但山川层林尽染,又别有一番景致。

  行走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座座富有特色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四通八达,一项项蒸蒸日上的产业孕育希望,一张张幸福满满的笑脸灿烂绽放……在砥砺奋进中,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藏东乡村新图景次第展开。

  近年来,昌都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不断“美村容、兴产业”,建设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全面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集体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党组织是“车头”,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往往影响着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的发展,只有慢慢地增加党的领导,方能凝聚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力量。

  走进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一幢幢现代化楼房依山傍水,一条条硬化道路干净整洁,卫生所、产业楼、便民超市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我们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多亏我们有一个好村委班子。”达若村村民泽仁措姆乐呵呵地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昌都市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加强班子、队伍和组织建设,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为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势能,昌都市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机制,采取“工作专班统筹负责、市级领导包县区、县级干部包乡镇村(居)”的形式推动工作,全市44名市级以上领导带头、162名县区委班子成员联动,示范带动四级书记精准对接联系1151个村(居),建立健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清单一制度一台账”工作机制,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列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巡察工作重要内容,并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同时,以打造乡村振兴 “一线指挥部”“前沿作战部”为重点,将338名熟悉产业经济、“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县区党政领导班子,选拔513名熟悉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将3688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充实到村(居)干部队伍,并实施基层人才“扎根”工程,持续优化基层一线拴心留人环境。

  此外,还制发《昌都市贯彻落实“五项要求”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引领型”书记典型培树、“潜力型”书记帮带培养、“守摊型”书记回炉重塑、“问题型”书记撤换调整,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切实打造过硬“领头雁”队伍。

  在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车头”带领下,全市每一个社区村落纷纷搭上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开创了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兴旺繁荣、群众殷实富足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2023年10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的通知》,昌都市卡若区入选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公示名单。

  “近年来,卡若区委、区政府格外的重视文化、旅游及乡村振兴工作,深入挖掘以昌都锅庄、强巴林寺酥油花、嘎玛嘎赤画派唐卡、康勉萨唐卡、嘎玛乡金属手工艺制作技艺、朱古寺彩沙坛城制作技艺、卡若区民间歌谣、卡若区传统山歌等为代表的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并结合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推动农牧产业稳步发展,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卡若区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近年来,昌都市紧紧围绕西藏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按照“做强二产壮能源、做稳一产优农牧、做活三产兴文旅”思路,以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为重点,积极推动产业“遍地开花”,让慢慢的变多的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小康路。

  边坝县边坝镇显俄村,近两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除经营特色藏香产业外,还逐步建起了扶贫商店、工程施工队等,使村集体经济规模慢慢地发展壮大;为扎实推进产业项目提档升级,确保项目提质增效,昌都市委、市政府将类乌齐县作为“产业提档升级试点县”先行先试,并按照“三个一批”对全市852个扶贫产业项目进行分类梳理,初步确定做大做强项目307个,巩固提升项目428个,及时止损项目117个。

  随着产业逐步兴旺繁荣,昌都市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距乡政府驻地约15公里,该村极富藏式特色的民宅错落有致,村道两边溪水潺潺、水清河畅,电网、Wi-Fi实现全覆盖,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阅览室、卫生室等设施齐全……这里已然成为当地群众安居乐业的最美家园。

  如今,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昌都市绝大多数村庄如加达村一样,都实现了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目标,“门前环境佳、青山绕人家”正成为全市各家各户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昌都市聚焦“和美乡村”风景线促乡村振兴,不断加大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力度,先后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42个,投入1.76亿元实施全市人畜分离项目建设,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人畜分离等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环境短板,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市乡村振兴局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一把手抓垃圾治理的联动机制,将生活垃圾治理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一同研究、部署和考核。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垃圾分类的村庄272个、设有垃圾集中收集点的村庄968个、配置转运车辆1204辆、配设村庄保洁员2.4万余名,累计清理农村里的生活垃圾2674.06吨、清理村内水塘720口、清理村内沟渠1392.9公里、清理畜禽粪养殖粪污等废弃物1100.32吨、清理卫生死角2352处。

  同时,以“树文明新风、改陈规陋习、建村规民约、兴优秀文化、美村容村貌”为抓手,持续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小习惯,帮助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提高生活品质。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如今,放眼藏东这片沃土,村子越来越美、产业越兴越旺、村民越走越富,一曲昂扬的振兴乐章正越奏越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全部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标注明确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